这是《周语》富辰谏襄王伐郑的一段话。这段话,用简单几句就交代了周、郑的特殊关系,使人一下子就明白了周伐郑绝非明智之举,并预示周伐郑一定要出乱子。《国语》对话中这样的介绍内容非常多,有不少还夹杂一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如《鲁语》展禽谏祭海鸟“爰居”一节:
这对补充史实、印证论点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有时这些介绍文字也显得枝蔓庞杂,所以柳宗元《非国语》说《国语》“文胜而言庞”,这也是《国语》不及《左传》的方面之一。
四、富于雄辩特色的《战国策》
《战国策》也是一部记言的史料汇编,分国收录了战国时期策士们游说各国诸侯的策论谋议之辞。《战国策》记事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240年间事,是战国时期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献材料之一。
《战国策》最显著的文学特征是语言艺术的成功。
《战国策》的文章有如下特点:
(一)文笔流畅,善于铺陈,无论是个人陈述还是双方辩论,都喜欢渲染、富雄辩色彩,有很强的说服力
战国的策士之论是春秋行人辞令的进一步发展。战国的策士多是朝秦暮楚的纵横家,他们对国家存亡的关键和君王的心理状态把握比较准确,善于对当前纷繁复杂的问题进行明辨的分析,胸有成竹,又能随机应变,见风使舵,所以他们的策论大都酣畅淋漓、激昂慷慨而不加掩饰。如《齐策四》颜斶见齐宣王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