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平淡无奇的一部电影,讲的是被勒索者雇佣杀手杀勒索者的案件,解决案件的不是警察也不是神探,只不过是一个人过中年,体格和技能都一般的停职酗酒警察,而破案的整个过程又太过于波澜不惊,除了正反派杀气人来都不再唧唧歪歪,干净利落外,本片基本没有看头. 而且相较于小城罪案的片名而言,这个案件实在是很普通,并不具备代表性. 妓女和皮条客勒索嫖客,实在是有点违背职业道德;两个杀手杀人也很随意,杀了第一个人后很长时间没有动作,动起手来却又动静极大,滥杀无关的人,生怕警察查不到他们身上,全无职业素养;男主的警察同事先是怨恨主角,调查起来却永远晚于男主,最后居然就妥协了,妄图跟着男主破案,未免也太业余了些. 最后一场枪战戏更是槽点满满,知道男主不行,硬生生给他安排两个助手,一个还是凭空冒出来的. 综上,本片不值一看. 很惊喜,不是迂腐意淫的青春题材,也避开了潜在的“女性贫困”的卖惨线,叙事上想要摆脱同类片标签的用意显而易见,举手投足透着“千禧一代”的气息. 拍摄上关于港深两地的特征并不鲜明,私以为其实做出区别来更是有意思的,只用了一场游艇戏,一场“城寨”戏,还有点缀一样的“过关”,平淡勾勒,觉得不是很够. 但公共场合的拍摄,本来就受到许多限制,而以大量外景、社会状态加入叙事恰恰是港片的特质,所以本片中香港团队的能量也更为突出,连带着将人物的心意也向港口这一边倾斜. 这种尝试是有意思的,这样一来全片还是显得平淡. 声音设计上,那些白色噪音、细微的“小声音”很出色传神,男女主之间的情绪浮动非常天然、抓人. 最遗憾是同窗友谊的处理,从一开始就是主人公最在意的事,却没有延伸,打架也潦草. 不觉得是优秀,但很期待导演的下一部. 招引同类型的朋友,结成党羽. 常有鄙视的意味. 如:“老陈素来不务正业,天天呼朋引伴,四处游荡. ”也作“呼朋引类”“引类呼朋”. 来自朱自清的精短散文《春》,意象单纯,主题明朗,语言优美,人们往往把它解说为一篇“春的赞歌”. 其实这是一种误读. 《春》与朱自清众多的写景抒情散文一样,看似晶莹剔透,一目了然,但它却像一杯醇酒一般,蕴涵了绵长而清洌的韵味与芳香,要真正品尝出它的滋味并非易事. 在这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使他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并成就他的治学. “荷塘月色”无疑是经过了凄苦的灵魂挣扎之后,找到的一方幽深静谧的自然之境,曲折地体现了他“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格操守;而“早春野景”则使他的梦的世界走向了一个开阔、蓬勃的境地,突出地展示了他要在春天的引领下“上前去”的人生信念. 后者自然是前者的延续、转化、提升. 但不管这两个世界有多么不同,它们都源于朱自清的一种理想追求甚至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 《春》确实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 文学的世界最能体现人的世界的情感. 诗歌更有哲学的韵味(怀特海). 但文学的最本质的价值在高扬一种崇高的人性观(当然人性也是历史的、发展的),崇高的人性观在道德哲学的世界中被构想为一种“超然的、先验的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