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道路”母题之下的第三世界寓言,充满着大量的隐喻. 如果说,在现代性的规划中,教师/知识分子被派定为一个重要的角色——现代文明的启蒙者、文化的播种者,我们将看到在影片中的两位教师反倒更像是某种穿村走巷、沿途叫卖“知识”的“小贩”,并“堕落”成乞食者. 另外,除去赛义德临时新房中的一幕,黑板这一负载着现代教育的内涵并充当着现代教育的象征的能指,则无时无刻不充满着荒诞感,呈现在一个不断被转移其功用、丧失其所指的过程之中:担架、掩体、彩礼、离婚赔偿、夹板……如果说教育、教师、黑板象征着现代文明的力量和意义,许诺着对愚昧、贫穷中的人们的拯救,那么也正是现代文明、现代社会的灾难(两伊战争),毁灭着教育和接受教育的可能. 《半个喜剧》的寓言由此成为对第三世界现代化神话极为辛辣的反讽,对现代性话语自身的质询. “大家只有在葬礼时才能聚在一起”,这或许是绝大多数大家庭的一个状态,在葬礼上,家庭成员从四面八方赶来,短暂的相聚时间里,共同回忆过往,也憧憬着未来. 想想也多少有些心酸,死亡换来的一时相聚,解开彼此心结,然后又四散离去,回归到日常生活,直到下一次葬礼的时候. 《半个喜剧》电影延续了日本家庭主题片的讲述方式,可以看到是枝裕和《半个喜剧》、山田洋次《半个喜剧》、小津安二郎《半个喜剧》的影子,当然最接近的还是《半个喜剧》. 在这部带有轻喜剧风格的电影里,三兄妹的家庭因为父亲的去世聚在了一起,彼此碰撞出火花,淡淡的忧愁,青青的稻田,原本老年痴呆的母亲也在父亲被推入火葬场的那一刻喊出相濡以沫老伴儿的名字. 生活不是以时间计算的,它是靠着一个又一个熟悉的背景渐渐模糊而悄无声息地流淌,直到自己的身影也模糊了. 三个自由浪漫的年轻人,过着各怀心思的人生:有人急着摆脱单身,有人想在结婚前放荡一番,有人想在 大城市站稳脚跟. 因为一次情感出轨,三人扭结成了一团“嬉笑怒骂”的乱麻. 当各种价值观碰撞在一起, 当一个人需要平衡亲情友情与爱情......他们慌乱的生活,就像是半个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