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想法还可以,后来叙事变得拖沓且含糊不清. 长发男角色写的就烂,演的更烂,时时刻刻对着屏幕大吼:“我在演戏啊!”,看得我很是尴尬. 剧情拖沓不清是这样的:树的爸爸的死被提及多次,后来和树的病也相互照应,可以说是占了很大比例. 但是有了什么作用呢?我唯一看见的作用就是男树最后一次来还书,还有在医院幻想起男主. 可以说是极其小的作用了,跟投入完全不成正比,所以让人不知所云. 还有渡边的故事线,一个接受过去,一个找回过去,我懂,挺好的创意. 但是两个故事没合起来;各讲各的,唯一的联系就是对象都是男树. 还有长发男子,他的出现只是推动一下剧情发展,尴尬地旁观着故事的发展,时不时魅力地微笑和甩他乌黑的头发(和故事本身完全无关的东西). 其实很多角色都是这样,无所谓地望着故事发展,自己不改变分毫,还占了大量镜头. 不可思议,这样一个简单甚至有点不合常理的故事,拍得这么饱满丰富又温情,伊朗农村群像式的在路上电影. 用镜头直接演绎小孩子的感情和心理,太难了. 非常神奇的人际关系,既非冷漠又并不让人感到有希望,只有孩子还被迫保持“热情”和真诚. 也让最后那个做门窗的老大爷显得特别温暖,所以孩子也不惜以谎言回报吧. 好多处看得替他挤得慌,就跟看《迷妹罗曼史》一样,情绪完全被导演牵着走,无可奈何,太神奇了. 最后那段“步入黑夜的漫长旅程”真的是太出彩了,色彩通过光及室外暗处的对比,实在太有风情感了,点睛的一段. 节奏虽然没有慢下来,但是心情舒缓了,真是奇怪. 阿巴斯的电影让我词穷,“神奇”真是最直接的感慨了. 结尾,泪啪地一下被激上来,发现嘴角是笑着的. 神奇!虽然听着片尾曲想想这个设计是有点刻意的,我也预计到会用到,还是被暖到了高歌(盛一伦 饰)是一名90后的技术性宅男,满脑子都是常人无法理解的奇思妙想. 高歌的母亲一直坚信他是她和著名歌手罗大佑的孩子,这个女人甚至打算将这件之情公之于众,为了阻止母亲疯狂的举动,高歌带着母亲前往深圳,说是要带她去找罗大佑当面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