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有趣的地方很多,因此可供解读的地方也不少,既是几部电影叠加的成果,底子便不差。三姐妹与父于美食之上的亲缘依托关系,是《盲柳与睡女》 霭霭雾气笼罩下原生家庭的油盐酱醋,混合落得一个过后痛感决堤的重麻辣。也是政治隐喻如《盲柳与睡女》三十年后,对仗齐整的陆港台,现状有之但不及索道来回周长。婚姻,自我,归属,三条线并行,再辅佐张小娴原著里的单薄金句,是吴念姝不动声色的催人泪下,也是《盲柳与睡女》乘以三倍的“原谅自己”。多数电影可讲的不过一个“失去才知其真味”的感念,高级了要落到咎由自取,才可开解人生所谓真谛。麦曦茵剧本缺点还是在于所有概念提前先行,犹如吃火锅一顿乱煮。当下观影感同身受,过后经不起推敲。倒是给郑秀文多个独属电影质感的灵光时刻,也让缺失了金马入围的仨米,在金像影后的宝座上坐的更稳了些。二刷,很难想象,这是一九六二年的电影,那股浓浓的民国范儿,在共和国已经十三年之际依然没有褪色。一个外来者闯入一个守旧的世界,搅动一池春水,小城之春和早春二月皆是如此,只不过后者的格局更大,用一个芙蓉镇象征整个守旧的传统和国家。文嫂和阿宝的死,王福生早早背起家累,镇上的流言蜚语,一起逼走了萧涧秋,去了哪呢?应该是北伐吧,如果再晚点,可能就是去延安了。总之那是一个旧世界虽苟延残喘但依旧势力顽固的时代,流言可不用说,就算陶校长也说“你们文明过了头”,而两位同事在文嫂死后前来恭贺涧秋的清白以及建议立贞洁牌坊,这一切都证明旧世界的可怕,好在他们有新世界可以向往,不管是广州还是延安,只不过广州让他们失望的速度快了些。最终向传统妥协吧,今日尤甚,这也是今人看此片觉得男女主角幼稚的原因:嫁钱娶文,挺好嘛!
一只流浪猫,一只喋喋不休的大蟾蜍,和一场海啸促使一个无抱负的推销员,和他深陷沮丧的妻子以及有着精神分裂的会计拯救东京幸免于一场地震,他们也因此找到了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