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觉得是温情片,看到一半后觉得是讲婆媳相处之道,看完一大半时觉得是北海道观光宣传片,而硬着头皮看到最后才发现是一部又臭又长的鬼片. 其实根本不存在没看懂的说法,只是导演故意要绕很长一圈才让观众们看到故事的真相. 袁元在前面对于自己女儿的所有幻想都拍得太过于真实,女儿从日本来到中国来找自己的这份“真实”还延续到了自己千里迢迢回到日本同丈夫共同体验酿酒的乐趣,同婆婆秉烛夜谈翻起女儿儿时的照片回忆起她童年的点滴,以至于不到电影的最后一刻钟观众都会深切相信女儿是的的确确切身存在的. 亲情与梦想固然不可兼得,在如何做选择的方面,袁元选择了后者,这种两难的情境并没有标准答案,如何去解题还得自己去探索. 道理大家都懂,但这种不知所云的拍法实在是太可怕,不仅仅是在情节上故弄玄虚,而且在电影叙事的逻辑上也很不成熟. 对于盛产罪案片的韩国来说,这片怎么也排不到前列,但较之我天朝该类型片的缺失,尤其司法不公,冤狱冤案频频曝光的当下,实属极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多加一星. 其实本片的故事很主旋律,冤案得以平反,不公平可以被正视,纵使过程如何的黑暗,终究还是正能量满满的片子. 与此相对应的,本年的套路也很深,唯利是图的律师主角最终成为正义的化身;对社会失望的冤主也完成了正视和救赎;表面化的变化和成长虽不能直击心灵,但引人共情是没有问题的. 而反衬他们的黑警,黑律师,简直是平面化到极致,天生就是要干这些损人不利己的事,越坏越能为主角加持正义. 片子视角很明确,一开始就告诉观众小哥是冤枉的,而且还在开头连放两遍,后来线索和旁支越铺越多,冗长之余细节还不考究,尤其那场打戏,人物观念的改变显得突兀,仍让人觉得胜利来得过于轻松. 巴尼是一个有着社交障碍的中学生. 罗恩,则是他全新的行走、交流、数字连接的设备. 罗恩是巴尼“开箱即用的最好朋友”. 在社交媒体的背景下,罗恩的搞笑故障,将他们带入了一场动感十足的旅程,男孩和机器人在这段旅程中接受了真实友谊的美妙和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