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有个叫加拉尼温斯的小城,1948年夏天,气温高达40℃。小城街头,三岁的小男孩“鱿鱼”每天都要拿着鞋刷给路人擦皮鞋。他衣服破旧,汗如雨下,对每个行人都发出了乞怜的目光,期盼有人能停下来,把皮鞋伸过来让他擦,否则他就得挨饿。从那时候开始,“鱿鱼”有了自己的“零饥饿”梦想。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鱿鱼”决定去当小贩,把家里种的花生拿到街上卖。12岁的一天,有家洗染铺招学徒工。虽然知道当学徒工很辛苦,可是由于人家管晚饭,于是他就报名了。从那以后,只要学校一放学,他就往洗染铺跑,实现了每天吃上一顿饱饭的梦想。
虽然家人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劳作,可生活依然没有得到改善,遇上失业和病痛,家人依然毫无办法。随着年龄的增长,“鱿鱼”的“零饥饿”梦想有了新内容:让一家人吃饱穿暖。
14岁那年,“鱿鱼”开始了打工生涯。先是当仓储员,后来进入一家五金厂干杂活,工资很低。为了提高收入,他刻苦学习车工课程,最后成了一名车床工。随着收入的增加,家里的条件稍有改善,父母却离异了。
18岁那年,因为一次工伤事故,“鱿鱼”失去了左手小拇指,结果只得到一小笔赔偿金。这时候的他,思想发生变化,觉得自己应该为工人做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