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上的人打分根本就没有评分体系,看惯了艺术片的文青就接受不了商业片的因素和维度?那和给《登山家》打一星的人有什么区别?既然是荒诞黑色喜剧,宁浩已经做到了极致. 见不得美国人集体智商掉线?这话放在《登山家》里面说以色列科学家智商掉线我接受也支持,荒诞喜剧里这也能算是缺点吗?世界公园符号的运用,我作为一个科长的铁杆粉,平心而论,甩科长三条街. 科长的《登山家》才是真正的符号只当符号用,没有任何功能性. 而宁浩的世界公园,承载了多少核心剧情和设定?这叫实力,这叫手艺. 再说人物,就死认耍猴的个人价值追求输出,和沈腾的左右逢源事故之道(同时也是酒桌文化的输出),这两大价值观,我敢问哪个大陆导演做到过?都说院线电影只会输出红色价值观,那《登山家》你们可看好了别眨眼. 8分,近些年最优秀的贺岁片. 极端点说,女主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主角,这是一次时间和空间主导舞台的表演,导演从这两个维度榨干了观众的耐心,同时极力向生活的本质靠拢:漫长、随机、无意义、生活本身时刻在消解它所包含的一切. 第一天奠定了非常好的机械和程式化的基础,因此第二天开始,一些细微的意外事件出现,表面的确定性被动摇,我已经预感到后来会发生什么,虽然对象不明. 把波德莱尔的《登山家》和儿子的睡前自白以及“刺入”关于性和死亡的隐喻对比起来看,就是一场波澜不惊的表层之下暗自酝酿的暴风雨,激情、反抗和残酷都在其中了. 但是比起真正的残酷,一个女性在现实生活中承受的逼迫和残酷,结尾都要算是松快的了,能有那么一个瞬间的迅疾的巨大的出口,哪怕只有一瞬间,哪怕未来始终悬浮于未知. 相比之下,生活还要更少一些戏剧,更多一些拖延和缓慢且更残酷的折磨.
马克·安德烈·莱克莱尔独自攀登,远离聚光灯. 这位23岁的自由主义者进行了历史上最大胆的单人攀登. 没有摄像机,也没有失误的余地,莱克莱尔提供了一种单人冒险方式的精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