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后的成效显然更为出色,新增的时间线不仅方便理清叙事,雄壮的配乐和艳幻的色调也能带来更优秀的视听. 为了整体的流畅性,部分内容稍有变动;而末尾几条线索的安置,还是有着更好的归处.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最后一次观看本片,也不知道下一次看时感受会否改变. 关于“情”,总有人在思考,总有人在感叹. 那一樽醉生梦死,诉尽了愁肠泪分别;谁一生执迷痴情,悲困于桃花茫伤绝. 我知道每一个人都会经历这么个阶段,当初我也想知道山的那边有什么,但如今我只想关注山的这边还有什么. 因为我看不清的东西太多,到头来我发现,我想看清的、只能看清的,只有我自己. “何人飘横渡,何人沉笼灯,不知悄扰纷,惟有铭落身”. 94年,他的画面还是漫天沙黄;09年,他的画面覆上斓彩迷纱. 山中有琉璃变幻,琉璃变幻中有人. 天地孤影任我行,行之何处?步于心中标一号. 导演映后说制作这片的起源其实是原六七运动参与者(今日的富庶人士)要求拍摄并给了钱投资的,然而从想法诞生时的11年至今香港发生了那么多事情,令他更想把这片献给年轻的抗争一代,于是六七便不再是真正的主角. 不过影片尽力展现六七历史的努力还成,把当年的暴动者拍成天真地喊口号的符号,一个个文革背景下被操纵的木偶,但同时也触及了镇压之严酷,与定罪之荒谬草率. 谈了暴动者被北京方面利用,也谈了工人的真实处境,和运动以后带来的劳工法改革,虽然这些全是后面用台词带出来的. 相比之下,第二部分从表演到台词到人物刻画都更细腻,脱离脸谱. 最动人永远不是大义凛然的口号与辩论,而是个人的行动思想如何牵动纠葛着亲人,社群与家国的命运. 即使这片里仍然会有人说类似“做人最要紧就是要开心”这样的台词,港片就是港片,不服不行“如果生命不可逆,我愿用最后的勇气去换得对你所有的记忆”,影片讲述了郑先生患有阿兹海默症,为了缓解自己对去世太太的逐渐遗忘,郑先生决定在所有记忆消逝前重新踏上年轻时最怀念的那一段环岛之旅. 途中郑先生遇到了一名年轻女孩,相似的心情和交集的旅程让两人在机缘巧合下开始结伴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