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中所使用的试图激发观众爆笑的段子,角色之间的说话方式,方言笑点,关于胖子、乞丐、太监、男男之爱的笑料等,算得上是一种全新的次时代民俗,非常接当代俗文化地气,与此同时也想通过它来引爆票房的电影. 草莽流氓的人设和角色搞笑的方式,有“朱延平式烂片”的特点,刘伟强这次像是把几乎所有烂片元素全拿过来用(包括片名),但由于他一直能通过平稳的视觉风格把电影拍得端端正正,因此观感也并没那么烂,场面上还都过得去,一部“远观当然烂,细看并不烂”的电影. 试图复刻九十年代港产贺岁片,剧情非常省心,能和家人一起乐哈哈,但这种类型在今时今日能否奏效要打个问号. 在没有电影评分机制的当年,观众会各自看得很乐,看完就忘,但在现在势必要经历一番低分洗礼. 典型的如果我对它不上心,我能跟着乐呵一下,如果我对它上心,还是很失望的. 7/10. 对日本普通民众的情感结构摆脱不了强烈的政治宣传,开头镜头展示父亲脚上的长条伤疤和叔叔毁坏的耳朵,细节控诉战争带给民族的重创,最突兀的一幕是父亲带儿子上医院看望陌生的生母,养母给生母跪下道歉,其中的人性美好得不切实际. 父亲对同样身为军人家庭代表的喜一,不鄙视反而热心接纳,他赶走嘲笑妓女孩子的顾客并给孩子变魔术忘记悲伤,眼神放空望着喜一唱的军歌,一个和蔼、为国而战的军人父权形象巧妙模糊了侵略者的本质. 或许用意识形态批判这部细节纯粹朴实的电影有失偏颇,毕竟医院外的无声小丑、船上点酒精烧螃蟹的场景都极富震撼力,儿童充满光辉的眼神将与母洗澡、逛集会弄丢钱和窥见接客一幕幕的满腹委屈和绝望,表演得恰如其分,河神节夜晚烟火和结尾房船的门窗紧闭达到了痛楚滋味的高潮,这种被美化的人性是反战文艺作品的通病.
威尔·史密斯饰演真实历史人物:饱受折磨后逃出美国南方奴隶主奴役的黑人彼得、美国奴隶制的著名“证据”照片的主人公. 影片风格被描述为比起《为奴十二年》,更像梅尔·吉布森执导的《启示录》,Willam N. Collage写剧本,故事来自彼得的真实经历:他从奴隶主手中逃出,忍受着冷血的猎人的追杀和路易斯安那州危险的沼泽,一路向北. 而当逃到北方军中,接受检查时,彼得露出了自己被种植园中的监工鞭笞得累累伤痕的后背. 这一幕被拍成了著名的照片“被鞭打的脊背”(the scourged back),刊登在1863年5月的《Independent》,以及当年7月4日的《Harper’s Weekly》. 该照片成为美国奴隶制残忍暴行的证据之一,发布后推动了废奴运动和促使许多自由的黑人加入联邦军,并流传到世界各地,传言称这张照片使得法国等国家拒绝从美国南方购买棉花.
.